文山市:教学变革点亮素养成长之灯
时下,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,一场教学模式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。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,文山市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养提升开辟了新的路径。
近日,记者深入文山市多所学校,探寻答案的同时,亲身感受了这场教育变革带来的喜人变化。
文山市第一中学里,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正在上演。与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不同,这里的学生们分组而坐,围绕经典文学作品展开热烈讨论,教师则穿梭其间适时指导引导。高二(8)班的王道予兴奋地说:“这种互动式课堂让我们能充分表达观点,还能从同学讨论中获得新启发。”授课教师王恩寿也表示,互动式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,培养合作与思维能力,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入,处理问题能力也得以提高。
在文山市第十二小学的校园农耕基地里,五年级(6)班的徐梓轩一边擦着汗水一边认真地说:“以前不知道蔬菜怎么种,现在自己动手,明白了农民伯伯的辛苦,也更珍惜粮食了。”这只是学校实践课程的一个缩影,除校园农场外,手工制作、科学实验等多种实践课程,让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劳动乐趣和价值,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。正如校长张敏所说,实践课程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从理论到实践的大门。
在文山市第三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,七年级(335)班的胡昌秀感慨地说:“信息化教学让我们能接触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,拓宽了视野,即使在偏远地区,也能享受和大城市一样的教育。”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外地专家在线交流,学生们跨越了时空的限制。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虎伟表示,信息化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,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,让教学更生动有趣。
而在文山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新闻路校区,老师们正在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多元化评价。不再仅仅看考试成绩,而是从品德、学业、身心、艺术、劳动等多方面全面考量。执行校长说:“多元化评价能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发展状况,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,增强自信心。”家长们也对这种评价方式表示认可,都表示孩子变得更自信、开朗了。
文山市教育体育局局长江衡表示,教学模式改革是提升教育质量、促进学生素养全方面提升的重要举措。近年来,文山市通过加大教育投入,改善教学设施,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;加强师资培训,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,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;推进课程改革,优化课程设置,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,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。
这场教学变革的浪潮,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全面发展和素养提升的大门。互动式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,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创新精神,信息化教学打破时空限制,让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及,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到自信和动力。